top of page
Search




《花厅(23)》闲、思、修
放监前想了一下:「人性」到底是啥呢?没人性的人具体缺乏了些什么呢?「我思故我在」可能应该翻译为:「我思,故我如是?」
思考虽可令人迷茫,却是人与自身兽性斗争的主要手段,甚至唯一手段,因为只有经过思考,人类才会刻意控制天生兽欲,培养所谓「人性」。不一定是什么深邃哲理哦!只不过尽量认识一下匆匆而过的一生而已;连这也懒得好奇的话,恐怕只能跟随天性吃喝拉睡,与禽兽无别,如此人身纵使难得,得来干嘛呢?
谭炳昌
Nov 134 min read


《花厅(22)》公义蜃楼
公平公义比自由更难掌握。一般人可能并不真正需要自由,却真心渴望公平,起码希望自己的人生比其他人的更公平。富人们都说:「人生根本就沒有『公平』这码事,认命免得瞎折腾」真的吗?也许公义类似财富,一般人永不嫌多,盲目追求,却极少花时间究其本质。趁着坐牢有空,将这难题思考了一下。
美國法庭的定罪率非常高,但其中只有大概百分之二—— 2%左右 —— 的案件完成審訊程序,其餘都是經「認罪協商」定罪的,原因很簡單。。。
想不到这班穷师兄对公平公义的见解竟然与索罗斯或盖茨之流甚为相近。
由社会公义扯到轮回业力似乎有点远,有点玄,但所有人间课题,一直追问下去都会变得玄之又玄,没有例外。。。
谭炳昌
Nov 710 min read


《花厅(21)》自由幻影
自由一词在近代非常流行,但不少誓死捍卫自由的人似乎从未思考过自由的基本性质或定义,就算本身的「自由」从未受到威胁,也照样着魔,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饥饿的人得到食物都会饱餐一顿,失去自由的人重获自由会如何反应则很难预测,证明「自由」没有标准。此时此刻被迫在塘福花厅的嘈杂声中沉思静修,望着网外的浪球和一群失去了自由的人,不由自主地思考着何谓自由。
谭炳昌
Oct 309 min read


《花厅(19)》钱序公义
此书的目的并非记载冗长沉闷的审判过程或努力自证无辜。对我来说,无辜与否只不过主观印象,充满幻觉,意义不大。在现实世间,假如一个饱受官司蹂躏的人最终被判无罪,定会有人庆幸他沉冤得雪,亦会有人认为他侥幸逃脱,而更罪大恶极的人也会觉得自己起码某方面无辜。经此一役,我更深深感受到在三权分立的司法舞台之上,定罪很大程度视乎裁判官的主观印象和被告人的运气与钱包,客观证据可以是次要因素,起码在地方法院层面是这样。然而考虑到本书的全面性,总得交代少许前因后果。
谭炳昌
Oct 1414 min read


《花厅(18)》文化监仓
惩教中心一般只惩不教,年轻犯人狱中所受「教育」,大都来自一众蛊惑囚友。然而我做梦也想不到,在塘福「图书馆」看了好几本甚有启发性的好书,同时发现了南怀瑾老师,在心里埋下了好一些种籽。。。
谭炳昌
Oct 69 min read


《花厅(17)》上帝与黑帮
塘福的光阴像慢镜下的火箭,很难断定是快是慢。个多月来度日如年,回看却只不过转眼之间。不经不觉到了复活节,为了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五厂休息。如斯惨痛的日子,虽为上帝之子亦不堪回首,世人却放假庆祝,餐厅热卖火鸡,小孩四处寻蛋,好不开心。复活节当天,我申请加入黑社会,想不到被一口拒绝。
谭炳昌
Oct 113 min read


《花厅(16)》与子同囚
坐牢者各有前因,看似五花百门,归根究底不外乎钱、钱、钱、贪念、意气、流年不利、天生倒霉等业力账目,或贪嗔痴主导的因果效应。然而表面更平淡的遭遇,背后也可能有个深刻的故事,只不过当局者对若隐若现的往事不一定清楚,亦不一定有兴趣回顾,外人想八卦的话,除了赖于机缘,也得具有诚意、尊重和耐心。我在塘福期间,努力培养这方面的能耐,希望较为深入了解师兄们的背景。
入狱几星期已经写满了两本笔记本,主要是些观察、感想、师兄们提供的个人资料、监房轶事,与江湖趣闻。
谭炳昌
Sep 2324 min read


《花厅(15)》狱卒
监狱内,各色人等来自五湖四海,萍水相逢,品流复杂,与大漠驿站有几分相似。除了部分黑道老相识和惯犯常客外,有缘共住一牢的绝大多数刑满后各走各路,纵使重逢也不识,就算在惩教署的管控下不会互相劫杀,也没有必要以温情相待
谭炳昌
Sep 137 min read


《花厅(14)》探监
律师们正在申请上诉,但我不敢评估胜算。在律师眼中,任何案件的胜败机率都是五十五十,现在才知道这是经验判断,并非滑头,虽然律师一般都惯性滑头。
我知道现在需要保持积极心态和适应能力,但上诉也会带来额外的心理负担。假如我们被批回家等上诉,又假如上诉失败要回来二次适应的话,会比现在加倍难受。得而复失的心理起落可能是最要命的折腾。反正不可能因此而放弃,唯有见步走步,活在当下,不放弃争取,也不抱有幻想。近日对「活在当下」这乍听理所当然的禅语多了感悟,在此一言难尽。。。
谭炳昌
Sep 75 min read


《花厅(13)》坐花厅
在强迫劳动与强迫不劳动之间有选择的话,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不劳动。然而无所事事等出册看似容易,其实不然。天天呆坐硬凳吸收二手浓烟、看空洞的电视节目、听夸张的江湖轶事、吃不变的监房膳食,虽然不算十分难受,时间长了却会令人五蕴麻痹,感到时光停滞,徒刑无期。
谭炳昌
Sep 46 min read


《花厅(12)》夜总会
年轻犯人在囚期间的性需要是个棘手的现实问题,儿童不宜,不好拿捏,却无法逃避。
荧光灯下的犯人通常高大多毛,贱肉横生,浑身臭汗,无人性,无意识,在极度呕心的情况下也激素横流,随时随地病态冲动,饥不择食,呕心程度非常人所能想像。既然无法想像,那么荧幕上的情境只不过是博取票房的夸张手段,无需认真。想不到自己一旦成了阶下囚,想像力突然丰富起来,所有难以想像的情况都变得非常可能——万一电影原来真的反映了现实的话,怎生是好?
谭炳昌
Aug 294 min read


《花厅(11)》监常便饭
监房的常规大致上天天相同,周而复始,很少意料之外。其实高度稳定的日常规律有助减少活着便难免的无常忐忑,可惜懂得享受安逸的人是凤毛麟角。
生活在塘福,包吃包住,每天定时四餐,绝对没有营养不良的顾虑。膳食经专人设计,悉心安排,除了晚上的甜奶不宜食用外,其余三餐的味道、质量、营养价值都很合理,内容也规律,可预测性极高。每位犯人都知道今晚和明早吃啥,就算被判终身监禁的人,不过界的话,亦可准确预知剩余人生的每一餐饭。然而个中不少细节,却无法以常理解释。。。
谭炳昌
Aug 2411 min read


《花厅(10)》野猫天堂
都市宠物都是被终身软禁的众生。家猫长期在几十平米的港式蜗居睡懒觉,在灯泡下与自己的影子捉迷藏。一生与鼠辈无缘,意外碰见的话随时会被吓得失魂落魄,夹着尾巴逃跑,唯有安分守己,伏在主人脚下闻臭味扮趣致,浑身发抖。从前的猫饮食多样化,人吃剩什么牠吃什么,经常有肉渣鱼碎落肚。现代猫每天干粮,工业味道日复一日,好不容易挨到寿元殆尽,走的大概率仍然是畜生道,回来继续吃有腥味的高价饼干。
比起家猫,狱中的猫儿非常幸运,讽刺地自由,与人类的地位平等,甚至超越。在猫爷面前,多少江湖好汉竞折腰,变得娘声乸气,「猫咪猫咪」,毫无黑帮风范。
谭炳昌
Aug 166 min read


《花厅(9)》白手之枷
我以绝对弱势社群的谦逊姿态,俯首踏进五厂之门:哥儿们,老夫无党无派,无德无能无恶意,亦无公司包庇,现初到贵牢,人生例不熟,语言一知半解,万望见谅,多多包涵。
用小毛巾盖上眼睛,准备入睡。除了第一晚在荔枝角,一直都睡得不错,也算幸运。师兄都说「食得瞓得,受少三分一」,意思是睡得好等如每天缩减八小时刑期。然而人生究竟有没有「美梦」这回事呢?假如每晚做梦不是被行家追斩,便是遭到警察追捕,或身陷水饭房的话,食得瞓得真的有如受少了三分一吗?
在稚嫩凶狠的回忆声中,我竟然在小毛巾后偷笑起来。今天这人生新谷底终于被捱过了,如无意外,大数据预测明天会更好。
谭炳昌
Aug 1114 min read


《花厅(8)》念死
监狱内身不由己,是感悟生离死别的好地方,甚是难得。
活着的人都没有死亡经验,所以对大限深感畏惧,普遍避忌。在严肃场合,「死」字不能提,谐音也可避则避。酒席上可以大谈生、老、病、但不宜说「死」,否则会被视为悲观、灰暗、不懂人情,同时亦不可谈屎说尿,因为污秽之物与死亡同属禁忌,懂规矩的人都假装不存在。奇怪的是,便秘乃没有粪便的恼人现象,也同样不可出口。反正身为社会一分子,「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谭炳昌
Aug 414 min read


《花厅(7)》过界
面临过界,竟然有几分怅惘。戴力律师说荔枝角是全港最差的地狱监牢;纵使他的认识只局限律师探访室部分,但估计其他监狱的条件只会比这里好,不会更差。然而我穷了一生功力才刚刚开始适应,心理上不希望改变。允许我自作主张的话,会选择留在荔枝角,直至……直至放我回家。。。
「真悲哀!」我不常用「真悲哀」这经常被滥用的感叹,不过如此强蛮的诀别除了恐怖,还真的十分悲哀。。。如此粗暴的寻死,令我毛骨悚然。整个过程要在狱卒巡逻相隔的十五分钟内完成,没有丝毫空间犹疑。。。他要与生命决绝,将世界掐死,没有回旋余地,没有妥协空间。这是他蔑视命运的唯一方法;命运只能旁观,等着陪葬。
谭炳昌
Jul 2714 min read


《花厅(6)》师兄
师兄们由于犯了罪,人生获得了额外时间,有条件将小报看完又看,任何细节都走不了眼。万宝路也不例外。早餐时,他递给我一小块从报章撕下有关约翰和我的新闻报道,似乎以为我会兴奋不已,连读三遍。我礼貌地接过报道,看了一眼,心想,假如犹太人的上帝今天才派独子下凡受死,手脚被钉穿窟窿的耶稣复活后现身门徒时,众人会否争先恐后与他分享几天前钉十字架的现场视频呢?
师兄们大部分都是草根出身。现代人有文化,比较斯文虚伪,穷鬼不再叫穷鬼,叫草根,有绿油油的大地气息,也隐晦地反映了实况。有见过草根出头的吗?
积谷防饥本是好习惯,但过分屯积以豢养子孙是社会毒瘤,无奈众人都争着生这毒瘤,将输在起跑线的家庭打落草根迷宫的同时,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压上五指山,剥夺了他们尝试自我腾飞的痛快人生,害人害己害子孙。
谭炳昌
Jul 2017 min read


《花厅(5B)》飞入疯人院(下)
澡堂在另一栋大楼,热闹气氛不逊于羁押中心的其他角落,但水患严重。劈劈啪啪,水声沸腾,有种洪荒水世界的压迫感,怕水的人可能会头晕。
肥皂放哪好呢?墙上没有肥皂盘或类似设备,地台离水面至少五六公分,可以放生金鱼,但不能储物。放口里?吞了怎办?
谭炳昌
Jul 1214 min read


《花厅(1)》自白、章节链接、【断片】
《花厅》自白、目录,与第一章【断片】:一刹那前,犯人们还在高谈阔论想当年,欢乐之声震动着整个楼层,与走廊上以超高分贝广播电台节目的大喇叭斗闹。并无转眼之间,一切都静了下来。囚犯的叫嚷变了隆隆鼻鼾与零星窃语。令人窒息的浓烟也消减不少,尿骚味变得显著起来。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唯一的连接是自以为一直没有中断的知觉。
谭炳昌
Jun 37 min read
blog pag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