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與股市面臨失控的情況下,特朗普似乎越來越慌亂。情急之下,他隨時會發動戰爭,因為參考歷史的話,美國人對戰時總統特別擁護。真的走到這一步的話,中國當然是他的頭號目標。但中美軍事衝突除了對世界是災難之外,在二十一世紀的戰鬥模式和理念都會與以往的世界大戰有很大分別。中國的目標,不一定是為了兩餐當兵的美國窮家子弟,而是擒賊先擒王。我在2017年一月的博文,對這臆想有所分析。
但2017年的開始,並不顯得平靜。美國的戰鼓越擂越響,連聽慣了的人也覺心寒。而帝國的戰爭機器,似乎失了方向,姿態更急躁野蠻。 有關「中美決戰」 的文章和「智庫」報告突然多了起來。有些報告看似軍工業銷售部的建議書。有些狂言瘋語,更來自即將身負要職的帝國重臣。John Pilger 的紀錄片 The Coming War On China 「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是罕有的客觀警世之作(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929113/)。
不過大部分的分析,不論立場,都以西方軍事傳統來看這場潛在的災難性衝突,而忽略了中國人對戰爭的看法。
第一個基本問題是:中美無端端為何打仗呢? 連最好戰最反華的帝國鷹派,也不會相信中國有侵略美國或其核心利益的意圖。那麼何來衝突的導火線呢?
最老實直接的原因,是美國某些人認為中國的崛起影響到美帝國對全球的獨裁統治。目前只有少數國家能夠真正自主,中國是其中最有分量的超級大國。更討厭的是,中國竟然以自己獨有的政治模式發展得不錯,相比之下令戰火不斷,民生下滑的 「自由民主」 招牌蒙上黑影。有些人便急於使用帝國最慣用的解決方法:打! 所以這衝突的第一槍,肯定由美國或屬下代理人發出的。美國打算讓日本重新軍事化,就是這個企圖。
但這方面美國有點兒天真。日本與中國的恩仇雖然千絲萬縷,但自古以來學習的多,打殺的相對少。日本人最懂得埋藏心底話。究竟日本與中國的仇口大呢?還是與餵了它兩顆原子彈的美國仇口大呢?有一天,日本的軍國主義復活了,還會甘心當小黃狗嗎?這問題值得美國深思。不過做個總統,短則四年,長則八年,想得太遠白傷腦筋。
美國最理想的打算,是以民主自由之類的老招牌支持附庸國與中國交戰,自已坐享其成,售賣軍火,大不了打個八五折。但中國絕對不會那麼笨。當代理人的挑釁避無可避的時候,會以洪荒之力速戰速決。在這情況下,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美國會犧牲代理人了事。反正跟美帝國搵食,應該有心理準備隨時被出賣犧牲。不過懂得冷靜分析利害的人在美國正處下風。再者,美國由於信心爆棚,經常嚴重計算錯誤。越南,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等等都是近代實例。那麼美國莽然直接介入,讓戰爭劇烈升級的可能性便很難預料了。
假如中美直接交戰,美國的政治賭注會比中國的大多。
帝國的信用和軟實力在很多方面都被自己的行為不斷侵蝕,只剩下 「軍事第一強國,天下無敵」 的形象仍然較穩。與中國交手,美國打勝一兩個回合不代表什麼,衝突肯定會長久持續下去。反之,如果美國航母一開戰便被解放軍同時發十多枚超音導彈,而其中一兩枚順利通過了「廣告驚人,實效未知」的反導彈系統的話,戰神形象便會立毀,這對帝國事業來說會有雪崩之危。帝國承受得起嗎?受不起的話,惱羞成怒,隨時不顧一切把行動升級,甚至出動核武。同歸於盡的可能性便大大提高了。
好戰方似乎也忽略了一個事實:今天與中國開戰,跟歐美的傳統戰爭有很大的基本分別
連最好戰的美國分析家,也警告過中美戰爭後果嚴重,會禍及全球,幾乎沒有人可收漁人之利。但好戰之士說中美交戰,中方受創會比美國嚴重:「你殺死我一次,我殺死你三次。哈!化算!」 除了思維邏輯滑稽,好戰方似乎也忽略了一個事實:今天與中國開戰,跟歐美的傳統戰爭有很大的基本分別。
到目前為止,歐美的戰爭模式主要是推大批賺取最低工資的窮農子弟上前線送死。真正的主腦躲在安全的大後方飲雞尾酒,抽雪茄,高談闊論戰爭的浪漫。但今天的大國全面開戰的話,前線和後方的界線不再明顯,可以躲起來喝雞尾酒的地方不會多。依我這個中國老百姓的心態,打仗是醜惡的暴力行為,豪不浪漫。逼不得已要打的話,一定不會猶疑,盡早解決,打擊要害,擒賊先擒王。用功夫手法舉個例:你撩我打架,我能避則避。你真的打我兩拳,想攞我命,我會否集中全力打你的拳頭呢?我會否把戰場限定在自己的家裡呢?領導人也是中國人,想法不會相差太遠吧! 但美國暫時的經驗,就是如此!戰場在別人家裡,自己的窮鬼是拳頭,在外生事。打不贏的話最多是拳頭被打。
但中國的還擊目標,不應該是為了兩餐當兵的窮人。要真打的話,美國本土跟關島的基地同樣是前線。華盛頓,華爾街,五角大夏,軍工業中心等是真凶主謀。從戰略和道義看都更值得攻擊。經常鼓吹戰爭的宣傳喉舌,紐約和華盛頓的「自由傳媒」等,將不會一如以往地安坐辦公室宣傳吶喊,推波助瀾。因為他們的辦公室可能已經被導彈打了個稀巴爛。
我希望以上臆想都沒有被證實或推翻的機會。不過看目前形勢,光靠希望並不靠譜。作出最壞打算和最佳準備還是必要的。
譚炳昌(原文登於 guo-du.blogspot.com 2017.01.18)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