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譚炳昌

香港不願直面的病根



首先祝願大家身心康健自在,國泰民安!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聽起來生氣勃勃,但「去舊立新」說易行難,需要很大決心和勇氣,更要有自知之明和執行能力。香港的復原,當然不會例外。


服毒多年的香港內傷深重,最終要靠爺爺出手才暫且脫險,但自愈能力已被重創,康復路程漫長複雜,不瞭解病因的話,甚至會引起併發症。


任何失敗都值得好好檢討,不能把巨大嚴重過失簡單歸咎一兩個原因或個人。社會各大關口 — 司法、教育、傳媒、公務 — 同時失陷,並非一日之寒。我十年前已在舍下茅廁「搗香齋」一連七天張貼「大字報」(鏈接:https://www.jamestam.net/post/2012/07/16/hongkong-cultural-rev-day-4-brainwash-eng-chn)緊張警告。可惜有官方見地的人都不看,沒有官方見地的人一笑置之。


香港今天的局面,除了公務架構本身也是淪陷區,由「積極無為」變為「積極胡為」之外,社會的普遍心態其實是病根,這方面不徹底反思,求變不過緣木求魚。在死胡同「扻頭埋牆」找出路只會增加頭痛,最終血流披面,倒在原地呻吟。

在英佔小地方成長的人,歷來沒有「大局」眼光,缺乏宏觀氣度。這政治幼稚病是英國人花了百多年培育打壓出來的,並非一時腦中風。而富到第二代的人,開始不合比例地「自我」,漸成「例外心態」,也屬人性通病。歷史包袱更令很多港人盲目自信,同時盲目自卑。加上「五十年不變」的概念被僵化成口號,令曾幾何時勤奮靈巧的「香港人」,變了死守孤城的冤鬼刁民。


「一國兩制」是大多數港人從未思考過的重大機制。連支持「一國」的人,也往往被「兩制」框框所困,只道兩制代表「不同」,保持「不同」是使命,不敢質疑。於是國家轉左我拐右,國內跳高我踎底,大陸食飯我吃屎,堅持幻覺「自我」,與國家保持距離,「不同」便是好,是天賦的「相對更好」,無須多想,如如不動,念念有詞:「一國兩制!一制咪制!」不幸地,回歸初期,國家要做的重大事情多不勝數,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經驗和資源插手港事。敵對勢力乘虛而入,有系統地侵蝕香港的根基。


以上「香港特徵」普遍存在,不分藍黃紅白黑,是很多問題的癥結,也是港人集體不願承認和直面的禍根。國家和世界都在高速巨變,唯獨吾人誓死不變,是悲哀怪象,最終導致香港五臟積毒,腦袋發霉。2019年的暴亂把內毒引發,長線是好事;當時我提出「香港越亂越好」,並非盲唱反調 (鏈接:https://www.jamestam.net/post/2019/07/24/hk-chaos-chn)。


香港要真正復原,除了收復各大淪陷區,驅邪排毒,也得勇敢老實面對上述的心理病態,才能對症下藥,謀求改革。

《一國兩制》是創新嘗試,帶來了兩類完全不同性質的管治需要,分不清本質和先後層次的話,難免模糊恍惚。這是關鍵,也是過去二十多年來的致命盲點。

第一類屬「城市管理與發展」,比較單純。特區是個頗成熟的中大型現代都市,特首不過市長,本地有足夠人才勝任。但由於歷史原因,社會內埋藏了諸多國際因素和機關,近年更被扯上了百年一遇的地緣博弈,並非「市長」所能應付。兩種不同本質的政治考慮遇到矛盾時,特首這自以為是的地方官不知所措是意料中事。然而國際間的長遠部署不能隨便公開,香港誰做特首也不夠份量完全知情,莫說參與。


中國人家傳戶曉的「戰略術語」很多:韜光養晦,忍辱負重,引君入甕,棄車保帥,甚至「扮豬食老虎」等等,都需要長遠眼光,堅定耐心,龐大執行能力和多方位配合。這些戰略招數屬「國防與外交」範疇,正常情況下與「城管」工作無關。


認清「一國」與「兩制」本質的話,特首往後的職責會比較清晰

認清「一國」與「兩制」本質的話,特首往後的職責會比較清晰,主要是調理香港內傷,重建秩序,恢復民生,融入大灣,發展經濟,與時並進,改革這「失落的一制」,培育正常的下一代。已經誤入歧途的年輕人能救則救,不能救的壯士斷臂。在地緣政治層面,香港首長缺乏經驗,插口也不夠資格,只要有絕對的「團隊服從精神」,便算稱職。香港配合國策的方法很簡單:對國家有信心,對中央有信心,享受發展紅利之餘願意聽命大局,必要時犧牲局部或短暫利益。這是《一國》之下必須有的精神,事关重大,迴旋空間不多。


支持「一國」的老百姓也有必要學習體諒;要做的事情很多,過於急躁只會傷肝,害了香港,替國家添煩添亂。假如由於種種原因,可能是苦衷,可能是故意,可能是港中無大將,你最不喜歡的人當上了特首,你會否從此萬念俱灰,對國家對香港失去信心呢?會的話,應該趁早申請BNO。刁蠻的「愛國愛港」心對香港前途意義不大,對國家來說可有可無。


療傷期間,愛國愛港人士需要團結,忍耐將就,抓大放小,不做「愛國刁民」。只怕日趨自我的人不容易「團結」,就算政見類似,也很容易被枝節糾纏,太執著眼前得失,放不下個人恩怨。這其實是香港前途最堪憂之處。


譚炳昌 2021.2.16


49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